五年前,智脑竞速基金首次赞助全球最高级别的AI极限竞速赛事,并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展开深入合作,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。
一年之前,智脑竞速基金会理事长、Hitch Open赛事执行主席唐敏勤开始筹划在中国打造首个AI领域的电动极限竞速赛事,希望将中国打造成该领域赛事的全球中心。
10月18日,Hitch Open世界AI竞速锦标赛总决赛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举行。清华大学极限竞速战队通过优化后的AI算法,以16分10秒838的圈速夺得冠军。而湖南大学HIVE战队、吉林大学智翼人工智能战队则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,为赛事增添了竞争的魅力。
这场比赛从计划到落地仅用时不到一年。在赛事结束前,几乎没有人相信能够完美收官;然而,当赛事成功举办后,所有参与者都意义深远,同时期待下一届比赛尽快到来。
此次比赛是亚洲首个顶级AI自动驾驶竞速赛事,也是全球首个以99道弯山路作为赛道的AI竞速挑战。在天门山这条被称为“中国极限道路之王”的盘山公路上,AI赛车完成令人惊叹的竞速创举。
天门山公路全长10.77公里,具有1100米垂直落差,最大坡度达14度。被冠以“蛋糕公路”这一美名,这条赛道不仅壮观,更深得比赛组委会和参赛团队的青睐,将其视为“AI天路”的终极试炼场。
除了复杂的地形,天门山赛道的突发气象环境同样充满了挑战。其因海拔差异形成了晴雨雾霜等各种气象,同时交替显现的极端气候更是无法在实验室模拟。最终,这场决赛选择在雨雾天气中进行,而参赛高校战队依然成功完成所有竞速环节,展现了AI技术的实力。
在“99道弯”的真实赛道环境中,许多观赛嘉宾不惜推掉其他事务专程赶赴张家界,只为见证赛车团队与AI技术如何在极端条件下完成这一壮举。“震撼”与“壮观”成为绝大多数嘉宾对赛事评价的关键词,而这样的赞叹不仅针对天门山的独特自然景观,更是对比赛所展现出的技术突破与挑战精神的由衷认可。
唐敏勤在谈及赛事意义时,引用了肯尼迪在宣布登月计划时的名言:“我们选择登月并非因为容易,而是因为充满挑战。” 她指出,赛事选择天门山赛道同样是基于这样的思想,正是挑战的艰巨性推动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可能。
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工智能竞速项目主席艾伦·杨认为,AI真正的突破应发生在真实环境而非实验室内。这对AI自动驾驶领域的安全性是极大的考验,尤其是大幅超过实验室内安全设计的极限场景。
目前,尽管AI车手在99道弯中尚未达到人类车手7分38秒585的成绩,但其16分10秒838的成绩已是一个重要的开始。随着赛事的不断举行,AI技术超越人类驾驶技能的目标也指日可待。
不同于传统平坦赛道的竞速,Hitch Open选择了复杂自然场景的赛道,并且基于数据开源的规则特点,成为定义未来智能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。这种极限场景数据的开放性将极大推动AI算法的突破与发展。
赛事组委会承诺全程开源比赛所产生的数据,确保高质量的数据集能够为全球科研提供支持。这些独特的极限数据或将成为生成式AI模型发展的关键资源。
未来,赛事将不仅局限于单车竞速,而是通过双车、多车以及复杂情景的淘汰赛等模式进一步深化AI系统在极限环境中的安全性与性能检验。
唐敏勤提出“四个以赛”的理论:以赛培育AI人才、促进技术研发、推动产业发展及实现跨国合作。她强调,AI竞速赛事的价值不仅在于赛事本身,更在于通过比赛构建覆盖教育、科研、产业及国际合作的完整生态链,为智能产业的未来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。
这场赛事背后,是来自企业、高校和技术支持方的多方协力。中国电信提供了全程5G网络保障,将天门山99道弯打造成全球最大的露天AI自动驾驶实验室,为比赛提供了“实时数据生命线”。而PIX Moving智能线控底盘的统一使用则确保了算法比拼的公平性。
赛事不仅促进了科研,也释放了大批产业机会。参赛各方正探索如何将赛事产生的数据应用于汽车安全性能的提升,例如适用于极端环境的智能接驳车,这也展示了AI技术在实景应用中的无限潜力。
赛事的成功,为中国新能源产业提供了更多发展可能性,同时也使AI竞速赛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展。未来,Hitch Open将与更多伙伴合作,将赛事打造成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AI顶级竞技平台。
教育同样是赛事赋能的一个重要方向。赛事为高校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机会,是智能汽车人才培养的全新课堂。怡海教育集团通过赛事推动AI教学模式变革,与伯克利合作推出无人驾驶实训基地,为国家提前储备AI方向的青年人才。
赛事虽然刚刚起步,但其探索出的“赛事-科研-产业”协同模式,为中国智能领域未来的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基础。从天门山99道弯开始,这一赛季的竞速探索或将成为塑造AI技术与应用的关键节点。(文|张敏,作者|李玉鹏)



